抓组织领导,建立联通机制
河间市委制发了《河间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四个干”工作机制,围绕落实三级设置、构建五大平台、成立三级志愿者队伍、完善推进制度几方面建立市统筹、乡实施、村活动机制,循序渐进、分批分类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抓阵地构筑,整合各方资源
依托市委党校和瀛州公园广场打造“传、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主阵地。依托各窗口单位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打造集志愿服务品牌、公益社工组织、特色传习实践于一体的综合实践阵地。在瀛州公园广场建立1个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1个街道办事处、20个乡镇分别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02个县级以上文明村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完善建设标准和运行机制,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点上出彩、面上开花。

抓主题引领,凝聚精神动力
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理论政策转化为鲜活的事例和生动的理念,让群众产生共鸣,增强认同。“六传六习”内容,结合干部群众工作生活所急所需,采取“讲、评、帮、乐、庆、融”等形式,培养文明礼仪,倡树文明新风。

抓队伍建设,汇聚工作合力
整合各类宣讲和志愿服务资源,组建文明传习实践队伍。实现每年有计划、每季有主题、每月有重点、每周有活动。建立河间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实现1个街道办事处、20个乡镇、18个社区居委会、615个行政村志愿服务组织全覆盖。在河北志愿服务网注册志愿者5.1万人。市城区办成立社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市教体局成立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市司法局开展普法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等,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志愿服务。

抓载体创新,丰富实践内容
充分发挥市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作用,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线上主题实践活动,推送给各实践所、实践站及广大群众。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河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开设诗经讲堂、西河大鼓传唱等特色传习课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