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县兴济镇民主街上有一家包子铺,每天都会留出5个包子,送给一个叫“大娃娃”的老人。
包子铺的老板娘名叫时玉梅,今年47岁。她家住在民主街小区,包子铺就开在自家楼前。这不,看到包子出笼了,不远处一位腿脚不便、衣着破旧的老人就缓缓走来。时玉梅随手拿起一个塑料袋,装了5个包子,递到老人手中。老人拿起来便吃,时玉梅从不收钱。
“‘大娃娃’本名叫叶风海,今年已71岁了。要提他全名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要一说‘大娃娃’,全镇都认识。”村民们说,老人在四五十岁的时候生了一场病,然后变得腿脚不太灵便,说话也经常糊里糊涂。每天,人们都能看见他在兴济镇的各条街上走来走去。
说起为什么要给老人留包子时,时玉梅介绍,三年前,她的包子铺刚刚开业,有一天早晨,“大娃娃”顺着香气走到摊前,看着笼屉里的大包子,张嘴就说:“饿!饿!”见是一位老人,她就装了5个包子递了过去。老人拿了包子扭头就走,压根没有付钱的意思,时玉梅也不去要。从那之后,老人每天早晨都来,时玉梅每次都送给老人5个包子。
包子铺开了三年,时玉梅就送了三年。今年疫情期间不能开门,时玉梅担心老人吃不上,经常把家里的水果和干粮装在袋子里,看见老人从门前过,就递到手中。慢慢地,村民们都知道了时玉梅每天送老人5个包子的故事,纷纷为她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