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沧县居民李军冒雨赶到市中心血站献血屋,捐献了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9年来,他累计献血36400毫升,相当于9个成年人的总血量。

▲正在献血的李军
在亲戚带动下,他开始献血
今年8月16日9时许,在市中心血站献血屋,接受身份核查、填写《献血登记表》、接受体检初筛……李军有条不紊地做着献血前的各项准备。这已是他第92次参加无偿献血了。
李军第一次了解无偿献血是在9年前。2011年的一次家庭聚会中,李军的表姐偶然提到自己多次无偿献血。“对于健康人来说,献血就是‘伸伸胳膊,卷卷袖子’的事儿。但对于急需用血的患者来说,志愿者献的血就是他们的救命血。”表姐的一番话,让李军内心深受触动。
李军说,2011年4月20日,他鼓起勇气登上流动献血车,成功捐献了200毫升全血。
“初次献血时,我看见抽血的针头挺粗的,心里很紧张。”李军说,献完血后,自己心里更多的是自豪。从此,他与献血有了一个“约定”。
献血路上,他风雨无阻
李军说,2015年8月16日早上,他骑着三轮车去献血,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他没打退堂鼓,而是找了个地方避雨。大雨过后,他终于赶到了市中心血站献血屋。
看见李军浑身湿透了,工作人员赶紧拿来毯子和热水,让他休息一下。但李军披上毯子,就开始填表、接受体检。
献完血,李军又冒雨赶回了家。中午饭后,他捂上棉被躺了一下午,才缓了过来。“你何苦这样?是不是傻?”李军的妻子心疼地嗔怪他。
“献血是好事儿,不能因为一阵风雨就耽误了。”李军这样回答妻子。
一人有难众人帮
2015年的一天,一名河间产妇产后大出血,急需O型血小板。消息传来,众多好心人赶到献血屋向她献出了爱心。
李军说,知道这件事后,他也捐献了两个治疗量血小板。遗憾的是,虽然经过医护人员连日抢救,但是这名产妇仍因产后并发症不幸去世。消息传来,李军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献血的决心更强烈了。
“那次救援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爱心集结的力量。”李军说,他开始积极动员亲友参与无偿献血。
在他的带动下,他的朋友陈明明累计献血17200毫升。“我献血43次了,其中多数是和李军一起去的。”陈明明说。
他和女儿有了“约定”
李军说,在女儿和儿子小时候,他常带着两个孩子去献血屋。孩子们一开始不明白父亲为啥坐在那里“扎针”,但长大后慢慢理解了父亲的行为。
“我爸没说过豪言壮语,但他以实际行动教育了我。”李军的女儿李欣瑞说。
去年9月的一天,年满18岁的李欣瑞站到父亲跟前,认真地说:“爸,以前我光看着你献血,今后我跟你一起献血吧!”
听到女儿的话,李军笑了。“第一次献血真的很害怕,但父亲的一声‘加油’,一句‘没事儿’,让我心里踏实多了。”李欣瑞说。
在父亲的鼓励下,李欣瑞累计献血1800毫升。
“你看,这是今年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那天,献血屋工作人员给我和女儿拍的合影,那时我俩刚献完血。”李军展示着手机里的照片,言语间满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