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沧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播报
再访青县孝老食堂——百村万名老人吃上“暖心饭”
时间:2023-09-04

  2020年12月,为了改变村中独居老人“吃饭凑合”的现状,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自发创建孝老食堂。3年来,青县大力推进孝老食堂建设,目前已有101个村建起孝老食堂,1万多名老人从中受益。
  有的利用社会力量,有的依托村集体经济,有的采用“市场+公益”的形式,针对不同村情,青县孝老食堂呈现出百花齐放、多种方式并行的运营模式。它不仅解决了农村孤寡老人吃上热乎饭的问题,还和谐了干群关系,带动了村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金牛镇陈辛庄村老人们正在孝老食堂开心地用餐。在青县,101个村万名老人每天都能像他们一样在孝老食堂吃饭。

 

  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运河边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青县孝老食堂的发源地。
  昨天中午,一走进这里,村“两委”办公室大门上的电子屏,一下子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上面滚动播放着村民新近为孝老食堂捐款的情况。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捐款数,让人心中一暖。
  两年前,记者曾来这里采访。那时,孝老食堂开办不久,老人和义工都沉浸在幸福的晚年生活和奉献的快乐中。再次来到这里,孝老食堂改造升级,还配套建了休息室、洗衣房、孝老亭,老人们不仅乐享一日三餐,生活质量也不断提升。
  “生活在咱青县,幸福!生活在青县的老人们,更幸福!”81岁的刘子江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在农村,“年轻人外出,老年人留守”的情况较为普遍,留守独居老人成为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短短3年时间,青县孝老食堂从自发创建到全县推广,为破解农村养老难,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两天来,记者采访了青县5个村,深入孝老食堂和老人家中,了解老人们的生活现状。尽管每个村的情况不同,但每到孝老食堂开饭前后,采访的每个村,其爱心涌动、敬老孝老的氛围,都让人如沐春风;每位老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采访的这5个村,仅仅是青县孝老食堂的一个缩影。如今,青县孝老食堂已发展到101个村庄,1万多名老人从中受益。

 

  发端·坚持

 

  人和镇村位于大运河畔。一百多年前,随着李鸿章创建马厂兵营,五湖四海的人齐聚这里,人和镇因此建村。村中沾亲带故的少,但因为从先祖起就崇尚“人和”思想,村风和谐。
  创建孝老食堂,源于该村党支部书记胡宗权的一次意外发现。
  2020年初冬的一个中午,胡宗权看见老人们围在一起唠嗑,就催大伙儿回家吃饭。没过多大工夫,他又碰见了这拨老人。一问,大家都说吃过了。他半信半疑,坚持去其中一位老人家看看。这一看,发现了老人饭桌上的秘密。
  这位老人就是81岁的刘子江,他家庭条件不错,吃的却是热水泡馒头。原来,自从没了老伴儿,他一个人懒得做饭,常常凑合。胡宗权心一沉,又走访了几位独居老人。他发现,老人们不仅吃饭凑合,事事都凑合,就算生病了,只要能扛住,就不肯告诉儿女,有时小病挨成大病,小事磨成了大事。
  他掰着手指一数,村里14个独居老人,他们的日子过不舒坦,14个家庭就不安稳,在外的儿女们心里也不踏实。胡宗权是孝子,最看不得老人过不好。他立即召集村“两委”开会,决定创办孝老食堂,为14位独居老人“养老”。
  消息传出,热情的乡亲们跑来了,村“两委”和志愿者排班轮流做饭,为老人免费提供一日三餐。2020年12月10日,孝老食堂办起来了。不仅老人欢迎,在外打拼的儿女们更是感动,争先恐后地捐款,孝老基金很快达到10多万元。菜农免费供菜,志愿者们轮班做饭,风气越来越好,人心越聚越齐。
  从那以后,人和镇村每年都有大动作:2021年,孝老食堂改造升级,成为青县孝老食堂的样板,各村镇前来学习;2022年,建起孝老洗衣房,为老人免费洗衣服,孝老故事还上了央视《新闻联播》,沧州各县市陆续前来取经;2023年,他们发动全村力量,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孝老食堂“造血”。
  新建的孝老食堂宽敞明亮,志愿者们戴着围裙、帽子、口罩和手套,正在厨房忙碌着。餐厅里,10多位老人正在用餐。背景墙上,“社会主义好”5个红色大字分外醒目。老人们说:“咱能天天聚在一起,一天三顿吃上这么好的饭菜,都是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
  3年来,人和镇村的孝老食堂一日三餐、顿顿不落。疫情期间,他们也一直坚持把热乎饭送到老人门口。
  就在人和镇村孝老食堂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金牛镇大鹁鸽留村的孝老食堂也在2021年4月开张了。
  大鹁鸽留村是一个有着3100多人的大村,也是全国文明村。无独有偶,该村党总支书记韩尚富入户调查时,也发现了独居老人吃饭“一碗水就半个馒头”的问题。听说人和镇村的孝老食堂办出了名堂,他上门取经,回村后也建起了孝老食堂。
  “办好孝老食堂需要人财物,坚持下来不容易。我们是个大村,用餐的老人多、投入大,中间一度想过收费。可看到老人们那么开心,志愿者们那么热情,外地子女回来后,必到孝老食堂,不仅陪着所有老人吃饭,还热心捐款。我们就觉得,这费不能收,得对得起村民们的信任。”韩尚富说。

 

  101个村·一万名老人

 

  青县县委敏锐地意识到孝老食堂的现实意义,并纳入全县大局考量,寻求农村养老难的破解之道。县委因势利导,出台政策,各部门立即行动,支持有条件的村创办孝老食堂。如今,青县各乡镇场已全面推广孝老食堂建设,101个村办起孝老食堂,受惠老人超过一万人。
  青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农村,老人留守家中的情况很普遍,如果老两口都在,生活上还有个照应;一旦丧偶,一个人过日子很是孤单、艰难。许多老人故土难离,不愿跟儿女过,也不愿住养老院,成为特殊群体。孝老食堂把老人们聚在一起,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让他们走出小圈子,走进“大家庭”,互相陪伴,精神愉悦,开启了农村养老新模式,破解了农村独居老人的养老难题。
  与孝老食堂相伴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感动。这一点,记者在采访中感受颇深。
  第一次去人和镇村采访时,刚到孝老食堂门口,就闻见扑鼻的肉香。走进去一看,锅里炖着羊排,桌上摆着香蕉、苹果。志愿者说,这是村里89岁老太太张建兰的孙子欧阳艳胜送来的。他在北京工作,每次回老家看奶奶,都要大包小包捎东西。自从有了孝老食堂,他不仅给奶奶买,还给所有老人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国自古就有的尊老助老敬老的精神,在孝老食堂处处可见。
  68岁的姚秀香是人和镇村孝老食堂最铁杆的志愿者,每次去采访,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话少人勤,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照顾老人就是照顾未来的自己。”村党支部书记胡宗权说,孝老食堂最大的功臣,就是村里的志愿服务队。1000多个日子,3000多顿餐饭,都离不开他们点点滴滴的付出。
  在金牛镇大鹁鸽留村,创办孝老食堂的消息一公布,好几家企业的老板纷纷捐款。其中一位说,他父母没有了,想尽孝也没处去尽,为孝老食堂捐款也是尽孝了。
  各村孝老食堂的志愿者们都是按照老人的口味,制定食谱,精心准备一日三餐。去大鹁鸽留村采访那天,主食是花卷,菜是土豆炖肉、炝圆白菜,外加绿豆汤。老人们都说:“吃得挺赏匀啦!”赏匀是青县方言,意思是顺口、舒坦。一句“赏匀”,是老人们对孝老食堂最实在的赞许。
  曹寺镇后洼村的孝老食堂,建在村民王其的家中。王其在外地居住,房子一直空闲。得知要办孝老食堂,他告诉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彦:“好事,我支持!在我家办就行!”
  金牛镇陈辛庄村的孝老食堂平时有专人做饭,每逢周末,从村里走出去的年轻人带着大包小包的食材,回村给老人们改善生活。村里还有条不成文的规定:谁家办喜事,都会请孝老食堂的老人们去吃席。喜宴上,一对新人还会为孝老食堂捐款,数额不大,却让孝老之风有了仪式感。
  如今,青县孝老食堂正在由点状布局的“星星之火”,形成全面推广的“燎原之势”。由孝老食堂激发的社会化养老探索,正在持续发酵。

 

  百花齐放·乡风文明

 

  因村情不同,青县支持、引导各个村因地制宜运作孝老食堂,使之呈现出百花齐放、多种形式并行的模式。采访的这5个村,运营方式就各不相同。
  人和镇村自古就有出门经商的传统,还是省级移风易俗示范村,早就有一支8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社会捐款+志愿服务,是这个村孝老食堂的主要运行形式。因为最早创立孝老食堂,很多村来此取经,这就使得很多孝老食堂都有这两大特点。村党支部书记胡宗权却另有考虑:社会捐赠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能让孝老食堂有底气。人和镇村的火锅鸡闻名全国。村“两委”决定,借鉴创建孝老食堂的方式,发动全村力量,打造了一座“水上火锅鸡城”。
  “水上火锅鸡城”与孝老食堂一墙之隔,采访当天,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胡宗权感慨,孝老食堂凝聚了民心民力,带动了村风。村民们积极投身火锅鸡城建设,不要一分钱,争出义务工。原本预估60多万元的项目,如今花费只有一半。他说:“每天来到工地,我都被大伙儿齐心协力搞建设的火热场面而感动。”
  不仅如此,老人们也都想着法儿地为村里作贡献。81岁的刘子江把精力投到人和镇村史研究上,其认真、细致的研究成果,受到专业人士的赞誉,八旬老汉俨然成了青县文史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老人激动地说:“全村给咱老人服务,咱心里感动呀!没别的本事,就是知道点儿老故事,整理出来,也算是给村里做点事。”
  在走访的5个村中,人和镇村、大鹁鸽留村、后洼村的孝老食堂都免费给老人供餐。村情不同,3个村提供的分别是一日三餐、中晚餐和中餐3种。后洼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彦的想法,也与胡宗权不谋而合:“现在还有些社会捐款,但不足以保障后续的运营。我想把孝老食堂变成社会主义集体食堂,把红白理事会纳进来,老人免费,年轻人收成本费,红白事正常收费,用市场化经营的形式,保障孝老食堂正常运营。”
  除了依托社会捐款外,大鹁鸽留村的孝老食堂还依托集体经济。这个村有好几家企业,经济基础较好,集体经济也颇为可观。孝老食堂刚一成立,他们就设了孝老基金,募集资金31万元。每年,村里还会从集体经济中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投入到孝老食堂。除了食堂外,他们还设有棋牌室、书法班,每天老人们早早赶来,吃饭前先玩乐一番。“我们本来雇了厨师,妇女们知道后,成立了娘子军服务队,志愿加入进来,和‘两委’班子成员轮班做义工,让我们很感动。”村党支部书记韩尚富说。
  青县段运河边有个杨柳依依、莲叶田田的村庄,这就是清州镇柳河屯村。走进村里打听孝老食堂的位置,村民们指着一处崭新的院落说:“孝老食堂就在幸福院里。”
  “孝老食堂+幸福院”的模式,也是青县孝老食堂的主要形式之一。农村幸福院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不少村存在幸福院建设标准高、利用效益低的现象。孝老食堂与幸福院相结合,破解了幸福院从“有”到“用”的问题。
  “老人们每天交7元钱,就能在这吃一日三餐。”村党支部书记张桐君说,柳河屯村小老人多,免费用餐负担不起。这种仅收取成本费的用餐方式,也挺受欢迎。
  赶到金牛镇陈辛庄村孝老食堂时,厨师正忙着炒菜。蒜薹肉丝、土豆肉片、花卷、绿豆汤陆续出锅,单等老人们的到来。村党支部书记陈福起说,他们只供中晚餐,老人每顿饭交2元钱,用来支付厨师的工资。每个周末,志愿者会带着食材来为他们改善生活;如果村里有人结婚,老人们会被请吃喜宴。后两种情况都不花钱。
  正说着,78岁的李世珍老太太推门而入,其他老人也陆续进门。饭菜端上桌,老人们高兴地吃着饭,老姐妹、乡邻们还不时开个玩笑。“孝老食堂忒好了!原来一个人不愿意做饭,常常凑合。现在顿顿有荤有素、有干有稀,还不贵,上哪儿找这么好的地方!”李世珍呵呵笑出了声。
  陈福起说,孝老食堂的开办,提高了村民的素质,也促进了村里各项工作的开展。“这是开办之初我们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近日,青县孝老食堂项目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其经验和做法引起省民政厅的重视,目前正在沧州各乡镇推广。青县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孝老食堂在青县覆盖面广、数量多,在运行管理上存在一定差异。他们以星级管理的方式,引导孝老食堂长期、稳定、安全运营,让这片“道德青县”沃土上结出来的“孝老之花”,越开越美丽,越开越广袤。



编辑:李 贺 稿件来源:好人之城文明沧州

  魅力沧州
  文明播报 更多»
• 乡医邱井山扎根乡土40余年守护村民健康
• 这对夫妻在山顶生活十几年,只为……
• 沧县召开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会
• 我市公布第二十六批非法小广告停机号码
   文明创建 更多»
• 运河区西环中街街道办事处:“三个提升” 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 沧州高新区落实“门前三包” 铺就“文明底色”
• 吴桥县:“铁骑”出征 促进文明出行
• 沧州高新区:50名市民监督员 上岗助力创城创卫
  道德模范

【道德模范】王红心

【道德模范】石炳启
  地方传真
渤海新区 任丘 河间 泊头 黄骅
肃宁 献县 吴桥 东光 沧县
青县 南皮 孟村 盐山 海兴
运河区 新华区 开发区
主办单位:沧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沧州市运河区御河路1号 冀ICP备0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