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月评“沧州好人·文明市民”5月榜单及事迹简介
(一)助人为乐
1.杨 健 东光县杨健口腔诊所医生
2.路天全 青县金牛镇苗庄子村村民
(二)敬业奉献
3.呼卫东 运河区上海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4.张 凯 泊头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
5.陈文涛 盐山县望树镇马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三)见义勇为
6.马 虹 沧州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7.齐忠林 任丘市麻家坞镇齐家泊村村民
(四)孝老爱亲
8.迟玉兰 孟村回族自治县宋庄子乡东姜官屯村村民
9.姜福珍 吴桥县宋门乡管庄村村民
(五)诚实守信
10.韩秀珍 东光县连镇镇孙家寺村民

1.杨健,男,1975年12月出生,东光县杨健口腔诊所医生,助人为乐好人。
杨健自参加工作后,积极参加社会公益组织奉献爱心,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参加东光爱心联盟组织的“冬日暖阳”“圆梦行动”“阳光粥屋”等活动,累计捐助20余万元。他还利用自己“牙医”的专业技术,自2004年起至今,自费为100多名孤寡老人免费治疗累计400多次,减免治疗费用近20万元,并建立了帮扶关系。他还主动同县民政局中心养护院联系,为56名在院老人定期上门进行口腔检查,免费治疗口腔疾病。2023年他又投资50余万元购置了“义诊车”,免费为东光县域百姓巡回开展口腔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宣传、检查、筛查口腔疾病等服务。多年来,杨健还运用自己的“急救”专业技能,救助过多起车祸受伤人员,关键时刻伸以援手。

2.路天全,男,1991年5月出生,青县金牛镇苗庄子村村民,助人为乐好人。
路天全从小罹患脑瘫,口齿不清、无法行走、生活不能自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学会了简单说话和使用手机,通过手机又学会了上网做电商。在路天全能挣钱勉强养活自己后,他决心尽己所能帮助别人。2020年,他加入青县快乐阳光爱心协会,成为一名志愿者,即使行动不便他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2022年5月,路天全带头成立了爱心组织“青县苗庄子村‘道德之家’”,短短半年时间,在路天全的影响下,有10多位苗庄子村民成为“道德之家”的专职志愿者。他定期带领“道德之家”的志愿者慰问本村及周边村里的残障人士、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生活困难群体,活动经费几乎全由路天全支付。在他的影响下,包括社会爱心人士和大中小学生共计200余人次参与志愿慰问活动。2023年他被评为“感动青县”道德模范,他的事迹曾被《沧州日报》报道。

3.呼卫东,男,1970年8月出生,运河区上海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敬业奉献好人。
呼卫东秉承以党建为引领的“闻香向雅,沐香笃行”的办学理念,以“八香润校”为载体,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学生,做全方位深入的教育。他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积极开展“童心明德”主题实践活动。他先后推出了“追逐太阳‘悦’读计划”,使小学生阅读量从300万字提升到1000万字,成果在全市推广。他整合资源,建立供教师研究和创新的“香平台”,设立研究课题、赋予资源支持,鼓励教师参与创新项目,进行多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先后有240多人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荣誉奖励,他带领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书香校园”、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等国家级荣誉10余项,其中全国“书香校园”荣誉称号是沧州市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小学。他曾获得河北省中小学骨干校长、沧州市担当好书记等荣誉称号。

4.张凯,男,1975年7月出生,泊头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敬业奉献好人。
张凯从事教育工作近30年,用自己对事业的热爱一路牵着一群孩子爱上学习,他把自己教学中零碎经验积累起来,多次在《科学课》《河北教育》杂志上发表文章。他的科学博客“支点的天空”在中国科协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中获优秀博客奖,执教的《压缩空气》一课获全国一等奖。2023年因患帕金森综合症,他不得不离开热爱的讲台。在无法登上讲台的日子里,他便在病榻旁夜以继日地整理出336页图文并茂的《科学教研员兼课手记》,还有二十余万字的《小学科学任务情境教学法》并自费公开出版,书中详细阐述了在小学科学课堂上运用任务情境的意义、技巧与策略。他先后被评为中小学高级教师、沧州市骨干教师、沧州市“实验教学”小学科学领衔名师。他的事迹被长城新媒体、沧州晚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5.陈文涛,男,1985年7月出生,盐山县望树镇马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敬业奉献好人。
陈文涛是奋战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佼佼者,也是带领村民致富共富的领头人。他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流转土地200余亩,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1万元。他带领群众积极参与光伏发电、银耳种植等乡集体产业,抓住机遇招商引资,新建厂房2万余平,为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40多个,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他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硬化路面11833平米,改造自来水管网18500米,并推进了旱厕改造、污水处理池等建设工作。他积极弘扬新风新貌,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红事倡导低彩礼零彩礼,一天办清,控制酒席档次;白事禁止铺张浪费、封建迷信行为,每场白事节省近万元,减轻群众负担。他还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建立“积分超市”,积极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戏曲会、秧歌会等文化活动以及慰问老人、儿童等关爱活动,不断提升马坊村社会文明程度。

6.马虹,女,1970年5月出生,沧州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见义勇为好人。
2024年6月5日晚,在细雨绵绵的南京市德基广场旁边便道上,一个青年骑着摩托车突然晕倒,栽倒在绿化带旁。他的身体卡在摩托车上,头扎进绿化带里,半边脸上沾满泥水,昏迷不醒,情况十分危急。见此情景,马虹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同时利用自己掌握的急救技能对青年采取急救措施,她右腿跪在又湿又凉的绿化带里,用右肩使劲支住青年的身体,让青年的头部靠在自己的肩膀上,并紧紧抱住他的胳膊,不让他倒下去。她还时不时掐他的虎口和揉搓手心,盼着对方能恢复意识。随后,她把青年交给了赶来的医护人员。经了解,因救助及时青年没有生命危险。这不是马虹第一次救人,多年来她还曾救助过5个人和资助过一些贫困学生。她曾获河北省优秀团务工作者、沧州市巾帼建功明星、沧州市“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她的事迹先后被沧州日报、澳门法制报、扬子晚报等媒体刊登报道。

7.齐忠林,男,1976年出生,任丘市麻家坞镇齐家泊村村民,见义勇为好人。
2024年5月25日上午,齐忠林外出回家时,途经东大坞村北大桥处,突然听到一声猛烈撞击声,一辆轿车被撞入桥下的河中,齐忠林赶紧跑到河边。此时,轿车距离岸边10多米远,已经被淹没一半,车头正缓缓下沉,情况万分危急。他来不及多想,立即跳下水游到汽车旁边,奋力把一名男子和男孩从水中救出,当从男子口中得知仍有一名女童困在车内,他立即潜入水中,由于当天下雨,水中浑浊不堪,他在水下艰难的摸索着找到了车门,在用尽全力拉开车门后,从水中救出了女童。齐忠林救出三人后,见被救人员暂时安全后,筋疲力尽的他默默的离开了现场。他的事迹被沧州晚报刊登报道。

8.迟玉兰,女,1960年9月出生,孟村回族自治县宋庄子乡东姜官屯村村民,孝老爱亲好人。
迟玉兰结婚时,她丈夫还有未成年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三个弟妹都是聋哑人,丈夫需要外出务工养家,迟玉兰早早的担负起长嫂如母的责任。为了能让小叔子成家,便用自家宅基地为小叔子翻盖了新房,帮助小叔子成了家。2015年10月,小叔子突发脑溢血,造成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弟媳又患有精神类疾病,为了让小叔子更好的康复,她直接将小叔子接到家中照顾,小叔子家中的地也由迟玉兰帮种,收割后的粮食全部交给小叔子家,侄子的婚礼也是迟玉兰一手操办。祸不单行,2016年,其小姑子一家煤气中毒,造成夫妻二人脑部受损、无法正常交流,也是迟玉兰帮助照顾,帮助小姑子家度过难关。迟玉兰坚守责任与义务,在平凡又平淡的生活中,传承孝老敬亲的美德,温暖着人心。

9.姜福珍,女,1935年3月出生,吴桥县宋门乡管庄村村民。孝老爱亲好人。
姜福珍今年已经87高龄了,她50年如一日照看患有先天癫痫和先天精神疾病的两个儿子,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母爱的伟大。姜福珍嫁到邵家时,虽然家境不富裕,但夫妻和睦,生活也算温馨,但是接连两个患有先天疾病的孩子降生后给他们这个小家带来了很多磨难,但姜福珍坚强而乐观地面对生活,一直精心照看着自己孩子的饮食起居,因为儿子疾病的原因,姜福珍照顾两个患病儿子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多年来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更不幸的是,2012年,家里翻修房顶,她的老伴儿因不慎触电意外身亡,但她依然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支撑起这个特殊的家庭。

10.韩秀珍,女,1951年11出生,东光县连镇镇孙家寺村民,诚实守信好人。
2024年4月底,韩秀珍陪家人在医院住院治病期间,同住一个病房的郜某准备出院回家,却不慎将随身携带的一个布兜遗忘在了医院走廊的长椅上。正准备去水房打水的韩秀珍发现了长椅上的布兜,她看左右没人,心想一定是谁不小心丢下的,她打开布兜后发现里面有4万元左右的现金,还有郜某的住院、出院等手续。韩秀珍虽然上了年纪腿脚不便,但她还是急忙去了医院门口。此时,郜某已经坐上了公交车,于是韩秀珍就冲着公交车一边挥手,一边大声呼喊,公交车司机见状停车。韩秀珍急匆匆地上了公交车,把装有现金的布包交到郜某的手上,郜某手拿着布包,激动得眼泪直流说不出话来。后来,郜某和家人专程来到韩秀珍家中,对她拾金不昧的事迹表示衷心谢意。